成长的印记|探究图形面积中感受成长力量
数学是体操
让我们思维如电
数学是空间
让我们想象丰富
数学是图形
告诉我们数与形的关系
数学是游戏
让我们思维跳跃快乐成长
本学期,校本部五年级数学组开展了“成长的印记”主题系列活动,孩子们通过动手实践活动,自主探究多边形及不规则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善于探究的良好习惯,为以后图形面积的探究打好基础。
整个活动贯穿全学期,分四个阶段:探究-实践-成长-展望,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开展,让学生用数学的眼睛观察世界,用数学的思维认识世界,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接下来,就让我们走进“成长的脚印”系列活动吧!
探究篇
孩子们的方法超乎想象
一道题有十几种不同的思路
孩子们利用周末时间进行了“巧用转化思想 探索图形面积”活动,活动中大家通过自主阅读知道了什么是转化思想,并用两种方法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画出示意图,写出关键步骤。然后,大家通过上网调查、小组合作、翻阅书籍等学习方式用转化的数学思想再研究孩子们感兴趣的平面图形面积公式推导,并将研究成果记录下来,最后进行拓展阅读,学生们真正参与到了“圆的面积公式推导”方法的过程中。
“组合图形面积”实践探究是另一项活动,解决了两个问题:一是运用数学转化思想,把组合图形和不规则图形转化为学生所熟知的基本图形;二是能根据给出的条件运用面积公式直接计算或估算基本图形的面积。孩子们的方法超出了想象,一道题竟然有十几种不同的思路,真的是开阔了的眼界。








实践篇
“大手拉小手”“成长的脚印”
孩子们笑称是“有味道的作业”
在开展了“巧用转化思想 探究平面图形面积”和“探究组合图形面积”实践活动后,是“大手拉小手”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学生在方格纸中估计自己和长辈手掌的大小,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明白估计不规则图形的面积可以利用数方格或把不规则图形看成近似的规则图形,从而得到不规则图形的面积。活动利用学生最熟悉的身体部位来掌握数学方法,体现了数学知识服务于生活的理念。
在“成长的脚印”实践活动中,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继续在方格纸中估计自己和长辈脚印的大小,并在自己脚印的下半部分写上“给未来自己的一段话”,在长辈脚印的下半部分由家长写出“长辈对孩子的寄语”。活动过程中,孩子们笑着说这是一项“有味道的作业”这个味道还包含什么呢?是成长的味道,是收获的味道,是感恩的味道,是期盼的味道……
原本生涩难懂的内容,通过这样的动手实践活动,让孩子们理解起来更容易了,而且能够做到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孩子们体会到了学有所用,生活里有知识,知识里面有生活,这样的活动深得孩子的喜欢!








成长篇
结合时事开展主题调查
用数学思维激发孩子爱国情
做为新时代的小学生,我们不能只读圣贤书,也要耳闻天下事,往往书本上没有的知识,更能丰富我们的人生,让我们走得更远。因此为了让学生更加关注社会,关注时事。五年级数学组与时俱进,在“成长的脚印”活动后,让学生根据“嫦娥五号,九天揽月”“蛟龙载人,进军深海”“珠穆朗玛,再攀高峰”“祖国发展,有你有我”这四个主题展开调查,用数学的眼光发现祖国日益强大,感知中国速度,并制作数学小报。在活动中学生增强了爱国情怀,激发了学习热情。








展望篇
珍惜在校时光发奋学习
在广阔天地里留下更深的印记
本周一,五年级数学组进行了“成长的印记”创新活动成果展示。刘英明校长、刘继红副校长等校领导也来参加了此次分享活动。“回想一下,孩子们从进入一小校园,开始学习已经五年了。从呱呱坠地时脚印十几平方厘米,到如今的翩翩少年,你们的脚印遍布了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刘英明校长在活动中对孩子们说,希望大家珍惜在校时光,发奋图强努力学习,在未来更加广阔的天地里留下更深的印记。
家长代表们也通过视频向孩子送来爱和期望,父母的殷殷期盼与长情陪伴,是孩子们前进的动力。活动中,四位同学也分别从四个不同的主题展开分享,分享他们在活动中的收获与感悟,相信通过活动,孩子们意识到自己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还有知识和心灵的成长。
在活动中,孩子们收获了丰富的知识,学会了很多技能,实现了思维的深度成长,更感受到亲情与爱的分量!


心中有理想
脚下有力量
未来有方向
这是成长的印记
这样的印记会留痕
这样的印记是迈动的力量